氧含量监测仪表显示数值超过设定阈值(如>1%),物料接触空气后出现氧化变色。
抽真空系统失效:真空泵功率不足、管道漏气或真空泵油污染,导致设备内空气未抽净。
惰性气体通入量不足:气体流量调节阀未全开、管路堵塞(如杂质沉积)或气源压力过低。
密封结构泄漏:进料口、出料口密封圈老化,法兰连接处螺丝松动,外界空气渗入。
检查真空泵:更换污染的真空泵油,清理管道堵塞物,必要时更换大功率真空泵。
调节气体流量:开大进气阀,检查气源压力(需维持在 0.4-0.6MPa),疏通管路(可用压缩空气反吹)。
密封件维护:更换老化密封圈,紧固法兰螺丝,对关键部位(如筛体与底座连接处)涂抹密封胶。
压力传感器显示异常,设备出现鼓胀变形(气压过高)或外界空气倒吸(气压过低)。
压力传感器失灵:传感器探头被粉尘覆盖,或内部电路故障。
气动阀门故障:进气阀或排气阀卡滞(如阀芯结垢),无法按设定压力开关。
泄压装置失效:安全阀弹簧老化,导致气压过高时无法及时泄压。
清洁或更换传感器:用酒精擦拭传感器探头,若数据仍异常则更换新传感器。
检修阀门:拆解阀门清理结垢,涂抹润滑脂;若阀门损坏,更换气动执行器或阀芯。
校准安全阀:重新设定泄压压力(通常比工作压力高 0.05MPa),更换老化弹簧。
氧含量仪表显示值恒定不变,或与实际环境偏差较大(如通入氮气后仍显示 21% 氧含量)。
氧传感器失效:传感器使用寿命到期(通常 1-2 年),或被腐蚀性气体(如酸性无机盐挥发物)损坏。
采样管路堵塞:采样口被物料粉尘堵塞,导致无法实时监测设备内气体。
仪表电路故障:信号传输线接触不良,或仪表主板元件损坏。
更换传感器:按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氧传感器(建议每年校准一次),若接触腐蚀性物料需缩短更换周期。
疏通采样管路:用细钢丝清理采样口,或用高压氮气反吹管路,必要时更换采样管。
检修仪表:检查线路连接,更换损坏的主板或显示屏。
氮气瓶压力下降速度明显加快,设备周围可闻到异常气味(如外界空气混入)。
管路接口泄漏:气体输送管道焊接处开裂,或快插接头密封圈磨损。
筛体密封失效:筛体与气体保护罩的连接处密封胶老化,或振动导致密封件位移。
观察窗密封不良:透明观察窗的密封胶条破损,气体从缝隙泄漏。
检测管路:用肥皂水涂抹接口处,冒泡处即为漏点,重新焊接或更换接头密封圈。
加固筛体密封:重新涂抹耐高温密封胶(如硅酮胶),在振动部位增加减震垫减少位移。
更换观察窗胶条:拆卸观察窗,清理表面后安装新胶条,均匀拧紧固定螺丝。
流量计指针大幅波动,或设备内气体压力忽高忽低,影响筛分效果。
气源压力波动:工厂压缩空气系统不稳定,或氮气瓶减压阀故障。
气动元件堵塞:气体过滤器滤芯被粉尘堵塞,或流量调节阀内部结垢。
振动导致管路松动:设备运行时的振动使气体管路接头松动,影响流量稳定性。
稳定气源:安装稳压阀(如减压阀),确保气源压力波动范围≤±0.02MPa;更换氮气瓶减压阀。
清洁元件:拆解过滤器更换滤芯(建议每季度检查一次),用溶剂清洗调节阀阀芯。
固定管路:在管路中增加管卡,对振动剧烈部位使用柔性波纹管连接,减少松动。
氧含量超标时设备未报警,或气压过高时安全联锁装置不动作。
联锁程序故障:PLC 控制系统参数设置错误,或逻辑程序出现 bug。
执行元件失灵:报警蜂鸣器损坏,或紧急停机电磁阀线圈烧毁。
信号传输中断:传感器与 PLC 之间的信号线断路或接触不良。
重置程序:检查 PLC 参数(如氧含量报警阈值应设为≤0.5%),重新下载正确的控制程序。
更换执行元件:测试蜂鸣器和电磁阀,损坏时及时更换(建议备用易损件)。
检修线路:用万用表检测信号线通断,重新焊接或更换线缆,确保信号传输正常。
定期巡检:每日检查气体压力、流量、氧含量数据,记录气源消耗量,及时发现异常。
预防性保养:每季度更换气体过滤器滤芯,半年校准氧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,每年更换关键密封件。
操作人员培训:熟悉设备报警代码(如 “O2-H” 表示氧含量高),掌握紧急停机和手动补气操作流程。
物料兼容性管理:筛分腐蚀性无机盐后,及时用压缩空气吹扫气体管路,避免杂质沉积腐蚀元件。
下一条:暂无
Copyright © 2022-2025 上海潮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2021024891号-2
地址: 上海市奉贤区奉浦大道1599号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科技园2号楼 电话:13774334311 邮箱:twl@sh-chaofeng.com.cn